船舶繞航是指船舶因故偏離了預定的或正常的航線,隨后又回到原航線的現(xiàn)象。在海上貨物運輸中,承運人不能偏離慣常的航線是一項默示的義務。根據(jù)普通法,繞航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對于合理繞航,不能認為是違背或破壞運輸合同,承運人對由此而發(fā)生的任何貨物滅失、損壞或延遲交貨可不予負責。對于不合理繞航,承運人要承擔巨大責任和風險。小編在此對船舶不合理繞航及其風險進行簡單的介紹,寄希望能對船東朋友們有所幫助。
對于船舶不合理繞航及其風險,調(diào)整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最有影響力的一部國際公約—《海牙-維斯比規(guī)則》有明確的規(guī)定。該規(guī)則第四條第四款規(guī)定“如為了救助或企圖救助海上人命或財產(chǎn)的繞航或為了船貨安全,避免海上風險而做的繞航屬于合理繞航,因此,不能認為是違背或破壞運輸合同,承運人對由此而發(fā)生的任何貨物滅失或損壞均可不予負責。除此以外,船舶無故繞航都屬于不合理繞航。對不合理繞航,承運人要承擔巨大責任和風險,將失去承運人一切有關免責事項和賠償責任限制利益?!?/p>
而我國《海商法》第四十九條也有類似的規(guī)定,“承運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或者習慣的或者地理上的航線將貨物運往卸貨港。船舶在海上為救助或者企圖救助人命或者財產(chǎn)而發(fā)生的繞航或者其他合理繞航,不屬于違反前款的規(guī)定的行為。”
3.1船舶加油而發(fā)生的繞航
判斷船舶因加油而偏離航線是否為不合理繞航,需要確定的是:第一、繞航加油是否是正常(眾所周知)的做法;第二、繞航加油是否是完成航次所必須的。如果是以上兩種情況,普通法下基本上不會認定是偏離慣常航線,即屬于合理繞航。如果船東為了省錢而專門繞道去加油甚至是為了下個航次進行加油,那么是屬于不合理繞航。
3.2因處置偷渡人員而發(fā)生的繞航
如果發(fā)現(xiàn)船上有人偷渡,船舶因此回航或彎靠附近港口使偷渡人員下船,因只涉及承運人單方利益,屬于不合理繞航。當然,如果依據(jù)租約條款,偷渡人員登輪的途徑屬于租家責任,那么船東可向租家追償處置偷渡人員所產(chǎn)生的損失。
同時,在此提醒各位船東,因為COVID-19的影響,很多國家都關閉了國境,安排偷渡人員在其他國家港口下船變得十分艱難,因此建議船方謹慎處理盡量避免偷渡事件的發(fā)生。
3.3拖帶遇難船而發(fā)生的繞航
《海牙維斯比規(guī)則》明確規(guī)定“如為了救助或企圖救助海上人命或財產(chǎn)的繞航或為了船貨安全,避免海上風險而做的繞航屬于合理繞航”。但是如果拖帶遇難船,以期救助財產(chǎn),則構成不合理繞航。
3.4修理船舶
如果船舶在航行過程中遭遇事故或者發(fā)生機器故障,為了安全到達目的港而需要繞航修理或者繞航接修理人員登輪,這種情況不構成不合理繞航。但如果在開航前船東已知悉船舶不適航和需要繞航去修理的情況,則屬于船東故意用繞航航線代替約定航線,在此種情況下的繞航行為,構成不合理繞航。
3.5因船長錯誤的決定或者失誤造成的繞航
此類繞航具有明顯的不合理性,因此應該被視為不合理繞航。但實際案例中往往會避開繞航合理性問題,而是從可免責的船員駕駛船舶疏忽的角度來討論。
船舶繞航很可能延長航行時間,使貨物(如易腐蝕、腐爛變質(zhì)貨物)遭受滅失或損壞,還可能使貨物在運輸中的海上風險增加,并導致延遲交貨。另外,不合理繞航產(chǎn)生的重大而又容易被忽視的風險是導致承運人在失去一切有關免責事項和賠償責任限制利益的同時,也失去了保賠險對貨損責任的保障。
5.1 由于相關法律對船舶繞航有著嚴格的限制和制裁規(guī)定,許多運輸合同中都加入“繞航條款”,約定“船舶有權為任何目的,以任何順序掛靠任何港口”,以合同自由的方式放松對禁止繞航的嚴格限制。
5.2 如果船東意識到將會發(fā)生繞航行為,應當在繞航發(fā)生前得到保賠協(xié)會的確認,需要時額外投保S.O.L(Shipowners’Liability to Cargo)船東責任險,避免因繞航而導致相關損失失去保險保障。
破譯汽車物流供應鏈背后的京東力量:從LEED金級BTS定制倉到7個月全托管高質(zhì)量交付
3485 閱讀中通、圓通、韻達、申通、極兔的單票快遞成本是多少?能賺多少錢?
2033 閱讀運價漲潮再來襲!美線搶運引發(fā)爆艙,或破萬美金?
1215 閱讀快運江湖的“老大哥”回來了!
1146 閱讀京東物流陜西省大件京東幫招商
1123 閱讀滿幫2025年一季度營收27億元,業(yè)績增長超預期
975 閱讀順豐、圓通、韻達、申通發(fā)布最新業(yè)績
896 閱讀供應鏈管理40年簡史:概念與實踐的螺旋互動
796 閱讀2024年平均工資出爐,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人均年薪近13萬
795 閱讀中通快遞2025年首季收入108.91億,凈利潤增40.9%
79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