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游戲公司的老板,我經(jīng)常出國,去過很多國家,這幾年越來越有一種民族自豪感,為什么呢?
你去一些窮國,你覺得那些國家特別窮,但他們也不著急掙錢,掙點錢就花掉了,看著特別不思進取。再看一些發(fā)達國家,感覺他們一年當中有一兩個月在休假,我們這些中國公司步步緊逼,他們也不著急,他們總有一天會被中國公司超越。
我出國回來就在想,中國人會非常強大,我甚至對國外那幫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想法感到特別著急。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部叫做《岡仁波齊》的電影,這部電影講了一個故事,它改變了我的想法。
講了什么故事?講了一幫藏族青年為了一個信仰,從家里,一步一拜,直到布達拉宮,整個過程非常艱辛。作為一個觀眾,當時我在想,那么窮,那么苦,吃不好,還得挨凍,為了什么?中間還有人去世了,他們到底圖什么?
后來我突然頓悟了,我覺得他們的生活并不比我們的差,他們活在自己認為最值得的信仰里面,他們把時間都投入在他們認為最有價值的事情上。
我們中國人,有時候覺得很多民族,很多國家忙著生活,忙著享受,不懂得掙錢。我跟大家講,我們不要看不起別人的生活方式。每一個人都是活在他認為最有價值的事情上面。
前年我看了一本書叫《人類簡史》,講了一個很簡單的邏輯,結論是什么呢?人類活在自己的信仰里,你只要信了,就有價值,不信就沒有價值。到底是唯物還是唯心?它的結論是唯心。信仰有客觀的也有虛擬的,只要你信就有價值。
我覺得游戲就是一種信仰,就像你信仰宗教,信仰上市,信仰賺錢。我們的游戲里有很多玩家,他們在這里的生活很滿足。舉個例子,我們有一款游戲,在游戲中大概有100個人的付費超過一百萬美金,相當于有100個人在我們那買了一套房。
有的人在笑,覺得他們很傻,但我想告訴你們什么?他們實現(xiàn)了一百萬美金的體驗。請問在座各位,你們有多少人愿意為一件事情花一百萬美金呢?除了買房之外,有什么東西讓你覺得值一百萬美金?
我講講這些玩家的體驗。有一個玩家是一個工會的會長,他帶了一幫人去打仗,他為了讓這個工會牛逼,花了一百萬美金,你覺得值不值?在那個時刻,整個團隊的人給他鼓勵、鼓掌。你們覺得他可笑,我覺得他得到了人生的極致體驗。
還有一種玩家,他覺得我要有更好的裝備,這個裝備可以讓我更強大。我覺得這個體驗,就像我們今天花錢來上課,來交流一樣,因為我們覺得上課能夠讓我們賺更多的錢,讓我們變得更強大。
從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講,吃喝這種需求是人的最底層需求,真正讓這個人達到最大的滿足是上層的需求,而游戲可以讓人達到最大的滿足感。這里面的信仰是你真正相信它,你真的在這里面找到一百萬美金的信仰,你是非??鞓返摹?/p>
作為一家游戲公司的老板,過去幾年我一直忙于開發(fā)游戲,反而沒有時間玩游戲。去年我開始玩一些游戲,我突然發(fā)現(xiàn)人生找到了一種樂趣。以前,我覺得很多大學同學不思進取,浪費了很多時間玩游戲,我覺得這幫人墮落了。后來我想,不是的,他們在玩游戲的那一刻,實現(xiàn)了,滿足了。
這里面有一張圖,叫做黑客帝國,講的什么故事?講人類生活在一個被飼養(yǎng)的空間里。當時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覺得挺好,這樣的生活多好,人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和刺激。不知道在座各位對這種生活是否滿意?但是我覺得人類社會正在往這個方向進化,包括最近的區(qū)塊鏈技術、虛擬貨幣。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游戲都是給人以一種精神上極致的刺激、滿足,實現(xiàn)人生價值最佳的方式。它不亞于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敲鐘,也不亞于一個老百姓月底拿到工資的喜悅感,我覺得游戲在精神上給人類提供了一個自我實現(xiàn)的方式。
接下來我想講一下全球化的事情。在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必須談談中國市場。這是五個柱狀圖,它是一個第三方的統(tǒng)計,調(diào)研全世界每一個玩家的消費能力,以“人均付費價值”作為比較標準。這其中有美國、中國、韓國、英國、日本。你們猜猜,哪個是中國?
答案揭曉,第二個是中國,第一個是日本,最后一個是英國。
大家在這張圖里是不是找不到中國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的感覺?感覺中國是個發(fā)達國家。我想跟大家說什么呢?
中國市場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過去很大,未來會更大。在全世界的整個互聯(lián)網(wǎng)版圖里面,消費能力會越來越強。
我們當年出海最早做巴西市場,當巴西市場做到第一名時,我們做到一百萬美金,那時候巴西的人均GDP是七千美金,中國大概是三千多美金?,F(xiàn)在是2018年,中國人均GDP已經(jīng)接近九千美金,巴西還是七千。
巴西第一名的游戲算下來約1500萬人民幣,這是什么概念?現(xiàn)在隨便去一個中國的應用商店,隨便找一款游戲,可能都值1000萬人民幣。大家意識到中國市場有多大了嗎?
最近有很多國家號稱要成為下一個中國,尤其是印度。我們看兩個國家的人口確實很像,印度的人口也很多。
但我做海外市場接近十年,我覺得,可能不存在下一個中國。為什么呢?
中國跟美國,我認為是兩個“操作系統(tǒng)級”的國家,有自己的語言,有自己的行業(yè)標準,有自己的搜索引擎,有自己的社交網(wǎng)絡,有自己的電商平臺。全世界這樣的國家,除了中國和美國,還有哪個?
我們就講印度吧,印度用的是英語,印度的那些中產(chǎn)階級,天然用美國的服務,天然跟美國連在一起,印度最優(yōu)秀的人才全部在美國上班。就像我的家鄉(xiāng)合肥,說要成為下一個北京,你覺得可能嗎?合肥的人才也跑到北京去了。
全世界能夠把人才吸引來的地方,我覺得只有北上廣深和美國的一些城市。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辦法把人才留住,它一定不會成為下一個“操作系統(tǒng)級”的國家,它頂多是一個APP。
我覺得以色列就是一個APP,它專注圍繞美國市場和中國市場做應用層面的創(chuàng)新。我們看很多國家,誤以為他們會成為下一個中國,事實上,他們的GDP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不會保持太高增長,而中國的人均GDP還會飛速增長。
之前我們很多人去印度游學,晚上大家想找個地方吃吃飯,唱唱歌。但我們從學校到酒店就已經(jīng)晚上11點了,哪里還有時間去消費呢。我們在路上花了整整4個小時,且每天都是這樣。
我后來才明白,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對一個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有多么重要,如果沒有好的基礎設施,人們要浪費大量時間在路上,他們沒有時間消費。
而中國創(chuàng)造了非常好的消費基礎,如微信支付等等。舉一個例子,當大家可以方便支付時,大家省下來的時間干什么?還是用來消費。過去這十年,中國的基礎設施,互聯(lián)網(wǎng)的基礎設施逐漸完善,這會創(chuàng)造一個非常繁榮的消費市場。
以前,中國的人均GDP是六千美金,人們又要買房買車,真正消費的只有一千美金。這很像現(xiàn)在的印度,他們的錢買完房、買完車可能就沒了。但中國未來的人均GDP可能是一萬美金,買房買車后的錢全部拿來消費,這是多大的市場?
我想未來世界級的企業(yè)只能誕生在中國和美國,因為它充分了背靠了中國和美國的市場。為什么臉書、谷歌、微軟誕生在美國?為什么華為、聯(lián)想、小米誕生在中國?因為它們背靠著一個強大的市場。
未來,中國企業(yè)如果沒有辦法立足于中國市場,無法立足本土優(yōu)勢,嫁接本土的資源,無法在本土市場構建一個強大的規(guī)模,就無法成為一個全球化的公司。
我們沒有看到一家企業(yè),它在美國市場是零,卻可以在其他市場做得很好,成為一個牛逼的企業(yè),這不可能。這里面有一個邏輯,我認為真正的全球化不存在本地化。
在2009年,當時全世界有很多社交網(wǎng)站,德國、巴西、丹麥、荷蘭、印度都有,就連越南也有。當時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臉書是不是可以把全世界本地的社交網(wǎng)站全部干掉?我們的判斷是干不掉。
我們覺得中國的很多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靠本地化戰(zhàn)勝了臉書,那德國、巴西的公司也可以,所以當時我們壓注的是當?shù)氐墓?,判斷它們可以對抗臉書?/p>
后來有一次我去德國,跟德國當?shù)氐纳缃痪W(wǎng)站公司交流,那時候他們是第一名,臉書是第五名。當那個負責人說完一句話,我就覺得這場戰(zhàn)役他們一定打不過臉書。他說,他們公司有200人,有50人在做臉書這樣的系統(tǒng)。我聽完頓時心涼半截。
為什么?因為臉書有2000人,他也有50人在做這樣的事情,剩下的1950人卻在做他們做不了的事情。為什么臉書有2000人?因為他們有一個強大的市場,他們做的是北美市場,北美市場的規(guī)模足以讓他們支撐2000人。
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行業(yè)要的是規(guī)模效應。想要規(guī)模夠大,你就要有更強大的投入,更強大的服務,從而來做更好的產(chǎn)品。后來那些當?shù)毓救勘荒槙傻?,臉書的員工變成10000人,它可以投入更多的產(chǎn)品和技術,把每一個細節(jié)都打磨到完美。
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讓每一個本土企業(yè)都面臨全球化的挑戰(zhàn)。如果你不具備全球化的能力和規(guī)模,你就會被地球另一端的企業(yè)分分鐘干掉。
大家可能會問,為什么美國公司在中國市場做不起來?我覺得有很多原因,包括中國政策的原因,包括中國有一個巨大的本土市場,可以讓中國的企業(yè)有一個巨大的根據(jù)地,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跟美國公司抗衡。而其他的小國家,沒有一個巨大的本土市場,沒辦法跟美國市場抗衡。
有一句話叫“世界是平的”,還有些企業(yè)被叫做“國際化的推土機”。什么意思?他們在推動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平。
這就說到另外一個問題,真正的全球化是一種價值輸出。20年前沒有可口可樂,沒有肯德基,中國也不知道這個東西,老美也不知道這個東西到底適不適合中國人,但是美國人就強勢輸出,把這個東西變成了當?shù)氐奈幕?/p>
一個真正的全球化企業(yè)應該有自己的價值輸出能力,把自己真正認為對的東西推向全球。
這個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平,而且我們看到更多讓世界越來越平的公司出現(xiàn),如谷歌、臉書,它們可以讓我們連接到全世界每個用戶身上。在這個層面,如果我們過多強調(diào)本地化,我們就逆潮流而動。
我經(jīng)常舉一個例子,我們做中國市場的同學,不會單獨做廣東省,單獨做湖南省,海外市場更是如此。海外市場在未來的很長時間里,它的整體規(guī)模會越來越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割裂運營,這個市場會越做越小。
所以我認為什么呢?打一個比方吧,可能以后,整個日本市場,就是一個浙江省那么大,整個東南亞市場,就是一個廣東省,整個印度市場,可能也就是一個福建省。
我們需要的是什么能力?我們需要的是把這些市場統(tǒng)一成一個市場去運營的能力,像美國公司一樣,像硅谷的公司一樣,這樣的公司在未來全球化才有競爭力。
破譯汽車物流供應鏈背后的京東力量:從LEED金級BTS定制倉到7個月全托管高質(zhì)量交付
3457 閱讀中通、圓通、韻達、申通、極兔的單票快遞成本是多少?能賺多少錢?
2019 閱讀運價漲潮再來襲!美線搶運引發(fā)爆艙,或破萬美金?
1187 閱讀快運江湖的“老大哥”回來了!
1111 閱讀京東物流陜西省大件京東幫招商
1095 閱讀滿幫2025年一季度營收27億元,業(yè)績增長超預期
968 閱讀順豐、圓通、韻達、申通發(fā)布最新業(yè)績
896 閱讀供應鏈管理40年簡史:概念與實踐的螺旋互動
740 閱讀2024年平均工資出爐,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人均年薪近13萬
739 閱讀中通快遞2025年首季收入108.91億,凈利潤增40.9%
727 閱讀